阿基師教你做「木須炒麵」
木須炒麵
食材:
油麵200克、雞蛋1顆、豬肉絲50克、黑木耳3大片、韭黃30克、綠豆芽30克、蔥1根、魚板一小塊、香菜一根、蒜頭兩顆、雞高湯一碗
調味料:
鹽、香油、白胡椒粉、烏醋、醬油、雞粉
做法:
1.黑木耳切絲、魚板切絲,韭黃、蔥切段,蒜頭拍碎備用。
2.起滾水鍋加少許鹽,放入麵條,以小火將麵條煮至8分熟後,撈起。
3.起鍋熱油,倒入加少許鹽調味打勻的蛋液,小火煎成蛋皮切絲,備用。
4.乾煸豬肉絲至變色後加入蔥、魚板絲、蒜頭及黑木耳絲翻炒至香,加少許高湯煨煮。
5.同上鍋,再將煮熟的麵條下鍋,加入醬油、雞粉、些許糖及胡椒粉拌炒均勻。起鍋前淋少許香油、烏醋點香,最後放入蛋皮絲、韭黃及綠豆芽拌勻即完成。
不過昨天播的型男阿基師講木須指的是蛋了
其實Monica它只是建議而已何必這麼激動!
有些人就是因為阿基師把木須說成木耳而學到一個錯誤的知識!
還有些媽媽會因為這樣而以為木須就是木耳,去教他的下一代木須是木耳。
而且阿基師也不是第一次把木須說是木耳了!(沒有要責備他的意思!)(因為也有可能他是在某個地方得知這個錯誤的訊息!)
所以不管如何阿基師絕對不是故意的!
而Monica你的建議是沒錯但不需要注意到那麼多的發音!因為教育部一直改發音!有的時候並不是甚麼廣告啦甚麼的原因!而是教育部!像我舉個例子:以前老師教學生要說沒關西(ㄒㄧ ),現在教學生說沒關係(ㄒㄧˋ),問老師為甚麼?他會跟你說因為教育部!
Monica 所言極是 ,正確的知識廣為流傳才是正道
大家火氣不要這麼大啦 !!!! 消消氣好嗎 這樣阿基師 他們也會很難過耶!! 明明就是一個開心的節目 大家開心交流的地方 不要這麼嚴肅好嗎,而且其實大家根本都懂是什麼啊 不要吹毛求疵挑剔那些小細節好不好
DIPPER 與yuta 倆位
自己回頭看看人家說了什麼
你們說了什麼
見笑呀!
這個節目是美食廚藝
不是每日一字
那那些綜藝節目怎麼辦
況且教育部自己都把部分字的發音改來改去的
不用過於吹毛求疵吧
有文化的話去教育部論壇發言才比較有用啦
我說MONICA真的這麼厲害很愛嫌節目大可以不要看阿
台灣就是有你這種人才會這樣
我就不相信你永遠講話發音都是字正腔圓
無聊至極
“油炸”讀”ㄧㄡˊ ㄓㄚˊ”是對的,
“炸彈”和”爆炸”才念四聲,
我小時候老師就教我們這樣念,
現在大家都被某速食廣告帶壞了,
錯的變成對的,悲哀啊!
一群沒文化的人在瞎吵什麼?
中華文化就是敗在你們這些人的手裡.
阿基師號稱國廚, 如果你們仔細聽他說的話, 會發覺他也是唸作 “ㄗㄨㄜˊ ㄌㄧㄠˋ”
“ㄧㄡˊ ㄓㄚˊ” 只是為了你們這些呆子才改口的.
文化是一個民族無可替代的寶藏, 不讀書就別亂放炮.
莫非 “三隻小豬” 真的也是成語?
講話讀音很重要?
這裡不是國語文節目 就連學校國文老師講話都有習慣性發音了
你有必要這樣?
那全台灣節目都要停播啦
一堆發音亂講的 你要不要也去叫他們節目停一停
菜色各地有各地的作法
這點早就眾人皆知了
不喜歡你可以自己改 到現在你還死腦筋面對一成不變的菜色料理的搭配烹煮法 只能說你沒了解到烹飪真正的意義
菜餚沒有絕對的對錯
你怎麼知道在唐魯孫先生著書之前別人是攤成蛋皮
只是他心情好換成另一種方式
烹飪需要創新 不是一成不變
我看你先去看中華一番小當家之後再來看阿基師跟詹姆士吧
阿基師跟詹姆士對你來說太深奧了
舉一個例子,”土豆”是甚麼?在臺灣就是花生,在中國北方,叫馬鈴薯,誰對誰錯?
生活須要這樣痛苦嗎?語言是約定俗成的的東西,是因為歷史上中國特有的政治目地,所以才有統一的行為,沿襲至今,還有這種習慣,為甚麼”ㄗㄨㄛˊ ㄌㄧㄠˋ”就一定是對?你是考據到甚麼朝代?如果一定有對錯,怎麼唸都是錯的,因為最遠古的音只有”ㄨㄨㄚㄧ”.語言是一種生活的工具,大家聽的懂就好,現在連升學考試,國家考試都不大敢考讀音,避免爭議,也沒意議.
木須,在臺灣就叫木耳,或許中國的木須,與臺灣的木須,雖然同音同字,但指的不是同樣的東西,我想這是很容易考證的.臺灣出版的字典裡”木須”也叫木耳,你去外面叫一盤木須炒麵,也不會給你一盤桂花炒麵,
生活需要活在無關緊要的對對錯錯中嗎?而且對跟錯要誰來決定?
木須不是木耳, 木須原本應該寫為 “木樨” 也就是大家都熟知的桂花.
北方人忌諱說”蛋”, 於是將打散的蛋炒成細碎的蛋花, 稱作 “木樨”,
也是形容如同桂花一般, 木須炒的時候, 絕對不能攤成蛋皮, 那樣不僅失去了蛋的香氣, 也貽笑大方, 以阿基師國廚的身份更不能鬧這種笑話.
詳細的說明在網路上可以查到, 或者在唐魯孫先生的著作中查.
貴節目擁有廣大的收視群, 更不能誤導觀眾.
此外 “作料” 應該讀做 “ㄗㄨㄛˊ ㄌㄧㄠˋ”
“油炸” 應該讀做 “ㄧㄡˊ ㄓㄚˊ”
以上謹供參考.
希望 貴節目也注意一些小節.